大連機械加工廠中怎樣提高精確度?
2022-10-14 來自: 大連隆騰精密機械加工廠 瀏覽次數:164
在加工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實際上不可能將零件的每一個幾何參數加工得與理想幾何參數完全相符,總會產生一些偏離。這種偏離,就是加工誤差。那么怎樣提高機械加工廠中的精確度呢?下面就由大連機械加工廠來給大家介紹5種方法吧!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試切法:通過“試切-測量-調整-再試切”,反復進行直到達到要求的尺寸精度為止。例如,箱體孔系的試鏜加工。試切法達到的精度可能很高,它不需要復雜的裝置,但這種方法費時(需作多次調整、試切、測量、計算),效率低,依賴工人的技術水平和計量器具的精度,質量不穩定,所以只用于單件小批生產。
(2)調整法:預先用樣件或標準件調整好機床、夾具、刀具和工件的準確相對位置,用以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因為尺寸事先調整到位,所以加工時,不用再試切,尺寸自動獲得,并在一批零件加工過程中保持不變,這就是調整法。調整法比試切法的加工精度穩定性好,有較高的生產率,對機床操作工的要求不高,但對機床調整工的要求高,常用于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
(3)定尺寸法:用刀具的相應尺寸來保證工件被加工部位尺寸的方法稱為定尺寸法。它是利用標準尺寸的刀具加工,加工面的尺寸由刀具尺寸決定。即用具有一定的尺寸精度的刀具(如鉸刀、擴孔鉆、鉆頭等)來保證工件被加工部位(如孔)的精度。
定尺寸法操作方便,生產率較高,加工精度比較穩定,幾乎與工人的技術水平無關,生產率較高,在各種類型的生產中廣泛應用。例如鉆孔、鉸孔等。
(4)主動測量法:在加工過程中,邊加工邊測量加工尺寸,并將所測結果與設計要求的尺寸比較后,或使機床繼續工作,或使機床停止工作,這就是主動測量法。
目前,主動測量中的數值已可用數字顯示。主動測量法把測量裝置加入工藝系統(即機床、刀具、夾具和工件組成的統一體)中,成為其第五個因素。
主動測量法質量穩定、生產率高,是發展方向。
(5)自動控制法:這種方法是由測量裝置、進給裝置和控制系統等組成。它是把測量、進給裝置和控制系統組成一個自動加工系統,加工過程依靠系統自動完成。尺寸測量、刀具補償調整和切削加工以及機床停車等一系列工作自動完成,自動達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例如在數控機床上加工時,零件就是通過程序的各種指令控制加工順序和加工精度。
以上就是大連機械加工廠給大家介紹的關于提高加工件精確度,減少誤差的方法,也可以有效的減少加工的參數偏離,大家想了解加工師傅們一天的工作流程嗎?從機器到晚上的關機械一天都有哪些流程呢?推薦大家看看 大連機械加工廠上崗前流程是什么? 這篇文章來進行詳細了解。